开拓者记者:杨瀚森需要加强力量,但他的小腿已经和姚明一样粗了
栏目:天空体育 发布时间:2025-09-13

开拓者记者指出,杨瀚森需要加强力量训练,不过他的下肢力量基础已经让人惊讶——小腿围度和姚明不相上下。这一评价既肯定了他的天赋,也点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

开拓者记者:杨瀚森需要加强力量

天赋

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开拓者记者直言,杨瀚森在对抗能力上还有提升空 间,尤其是上肢力量离NBA高压比赛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这不仅是对他的客观分析,也是对他成长路径的一种指引。虽然杨瀚森在国内的赛场上已经展现了稳定的得分手段和不俗的篮板控制力,但与更高水准的对手较量时,他的力量短板就容易暴露,比如在低位背打时被推离最佳出手点,或者在卡位抢篮板时吃亏。

力量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能决定一个球员的身体对抗效果,还会影响投篮稳定性和防守强度。开拓者记者提到,针对杨瀚森这种正在迅速融入国际赛场的年轻球员,每一次训练和比赛都应是力量积累的过程。这种针对性的建议,既来自他的场上表现,也参考了NBA对于内线球员的长期要求。

加强力量并不等于盲目增加肌肉,而是要让身体在动态对抗中依然保持敏捷和协调。对于杨瀚森来说,这意味着需要兼顾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比如通过核心力量练习提升稳定性,用爆发力训练加强起跳和对抗瞬间的优势。开拓者记者的观点一针见血:如果力量跟上来,杨瀚森的球场影响力会进一步放大。

除了身体训练,心理层面的力量同样关键。面对比自己更有经验的对手时,是否敢于用身体去拼,是否能承受连续几次对抗后的压力,也是力量的一部分。显然,记者希望杨瀚森把这种“力量”理解成全方位的竞争资本,而不仅仅是肌肉的大小。

但他的小腿已经和姚明一样粗了

虽然上肢力量还有提升空间,但杨瀚森的下肢基础已经相当扎实。据开拓者记者观察,他的小腿围度几乎与姚明相当,这意味着他的下盘稳定性和爆发力有一个先天优势。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下肢是支撑整个动作链的重要部位,不论是起跳、转身还是急停,小腿的力量和耐力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姚明在巅峰时期凭借稳如磐石的双腿,很少在对抗中被轻易顶开。杨瀚森拥有与之接近的小腿围度,意味着他在抗衡对手、支撑身体重心以及吸收碰撞冲击时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这也是他在篮下能够快速起跳封盖、在连续对抗中保持平衡的重要原因。

小腿肌肉的发展不仅源于先天条件,还体现出平时高强度训练的成果。从他在赛场上的移动速度来看,杨瀚森并没有因为肌肉的体积而丧失灵活性,相反,多年的比赛让他的下肢适应了急停、变向和爆发式起跳的需求。这种力量与灵活性结合的特点,是很多年轻内线球员需要花费多年才能达成的。

拥有和姚明一样粗的小腿,这不只是一个外形上的对比,更是一种实力证明。对于教练组来说,这样的下肢基础可以为后续的力量训练省下不少打底的时间。他们可以更专注在上肢力量和整体核心力量的提升上,从而让杨瀚森的身体更加均衡,避免出现力量分布不匹配的状况。

强壮的小腿也会让他在防守端更有威慑力。例如,在面对突破型球员时,他能更快地侧滑补防,不容易在接触瞬间被撞出防守路线;在篮板争夺战中,下盘的稳定能让他牢牢占住卡位位置,使对手难以轻易突破他的防线。

未来,如果杨瀚森能在保留现有下肢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上肢力量,那么无论进攻还是防守,他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兼具对抗性和灵活性的全能型内线。开拓者记者的分析并不是单纯的批评,而是结合实际条件的建议,让外界对他的成长空间和潜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综上来看,杨瀚森的力量体系呈现出“上有潜力、下奠基础”的特点。上肢力量的补强会让他更全面,而小腿与姚明相仿的围度,则让他已经站在了一个很高的起点。只要训练方向明确,未来他有望成为球队的重要支柱。

无论是上肢力量的不足,还是小腿的天然优势,都是杨瀚森成长道路的一部分,关键在于如何平衡两者,让力量成为他在对抗最高水平篮球时的坚实后盾。